留学美国
近距离看美国:蓝天白云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8/26 11:07:01    作者:蚌埠医学院老师
  • 核心关键字:日记

 

       从美国回来快两个礼拜了。时差倒得很困难,有点出乎意料。有一周的时间,夜里睡不好觉,下午午休倒是睡得很沉。
      
也写了些文字,比如在校园网上发新闻、工作总结,但那些总归是工作需要,还是念着要写点自己的东西,趁着记忆还新鲜。
       
如果要说第一印象,和很多人一样,一定是美国优良的自然环境。如果是晴天,就一定是艳阳高照,蓝天白云。发在网上的照片,看到的好友感慨最多的也是蓝天白云。其实,这本就是大自然,只不过在我们这块土地,被过多的尘霾遮挡了。
     
刚到美国第一晚,校方把我们安排好住宿,很高兴地发现,住的房子门前有一棵大树,遂坐在门口的台阶上,看看大树,猛吸几口清新的空气,找了把感觉。 第二天白天发现,校园里到处是大树,到处是草地。草地看着很齐整,没什么杂草,踩上去软软的很舒服。尤其是清晨,草上全是露水,特意穿了凉鞋走在上面,把脚丫子打湿,有种故意做点出格的事的痛快劲儿。
      
清晨的草地,格外迷人。阳光从南面的海上洒过来,透过一个个的树冠,长长的影子落在草地上,与光亮的部分形成明暗对比。透过相机镜头,很喜欢捉捕这种光与影的组合。可惜由于懒惰摄影技术一直不长进,只能跟着感觉走,以纯天然状态拍下那些让人心动的画面。如果一个人在清晨散步的话,也并不会孤单。时不时会有小松鼠从你眼前跃过,由于拖着长长的尾巴,它们在草地上的奔跑,呈现出波浪形的姿态。松鼠胆儿小,不能靠它太近,不然就会以极快的速度跑到离它最近的一棵树上,很快便没了踪影。不光是校园里的草地,城市街道两边的草坪上也经常能见到小松鼠。回到家说与女儿听,她竟然不太相信,还问,难道没人逮它们吗?
      
如果是雨后,还能见到三三两两的小蘑菇从草地里探出头来,憨态可掬。
      
穿过草地,就来海边。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七月上旬,那几天日出的时间大约在五点半。一天早上五点四十五到了海边,太阳已经升起,许多白色的水鸟在海面上盘旋、休憩。一种体形小,圆圆的身体,应该是海鸥之类。另一种叫不上来名儿,身材修长,长腿长脖子,以优雅的姿态漫步。海滩上只有两样东西:贝壳和海藻,密密地铺满了地面。以至于有好友问海滩上能不能捡到贝壳的时候,我竟然觉得好笑,这个问题岂不是多余?我几乎忘了,在国内许多有名的海滨城市,海滩上几乎已经见不到贝壳的踪迹。
      
晚上的话,能见到萤火虫哦。刚开始根本没反应过来,只觉得眼前有微小的亮光在闪动,闪一下,没了,再闪一下,又没了。很快,想起了,是萤火虫!竟然是萤火虫!太多年没见到这个小东西,久远得几乎要从记忆库中消失了。我们还算有幸在童年时期有过关于萤火虫的回忆,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一辈,对萤火虫就没什么概念了。一天晚饭后散步,恰巧一只小萤火虫在眼前飞舞,由于天色还没有全黑,得以蹑手蹑脚跟在它身边,仔细观察。发现这小虫子飞的时候是“站”着飞的,直立着身体,扇动着翅膀,飞的速度很慢,你不惊动它的话,它就悠哉悠哉在你眼前左跑跑右颠颠,仿佛有意在炫耀它的独门绝技。闪光的部分在尾部,也不是一直在闪,闪两下,休息,再闪两下。好像这个时间间隔也比较有规律,不是忽快忽慢的。难道,小家伙是在传递什么信号吗?http://ctc.qzs.qq.com/qzone/em/e112.gif 

一天在海边,听到背后鸟鸣声很大很急,以为海鸥打架了,一回头,竟然看到天空中一群大雁,排成人字形,以很快的速度向西赶路,一会儿又变化阵式成了一字形,真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。这样的情景,在国内是越来越难得一见,渐渐可能就只成书本上的描述了。
      
坐在大巴车上驰骋在美国东部95号公路,发现路两边大多为森林覆盖,间或有清澈的溪水在黑森森的林中穿行。经常可见大片的草地绿毯一样铺开,看着让人心里熨贴舒服。脑子里不由在想,为什么人家的自然环境保持得这么好?因为我们要发展经济?论经济,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,美元那是全球最硬货币;因为我们人口太多?事实上要论人口密度,亚洲小国新加坡是要排在世界前列的,包括日本,人口密度都比中国大陆高得多。可去过这两个国家的人都知道,人家那也是青山绿水,到处清清爽爽。很多人在提到环境问题时,都会不以为然地说,这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阶段,真的是”必然“吗?还是在以所谓的“必然”粉饰自己的破坏,以所谓的“必然”遮盖种种的急功近利、愚昧短视,以所谓的“必然”洗脱自己对子孙后代犯下的罪呢?可能还谈不上子孙后代这么远吧,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不也已经和正在品尝苦果吗?
     
似乎有些沉重。美国的蓝天白云再好,离我们太远了。还是希望,我们能经常见到蓝天白云,见到的时候不至于大惊小怪纷纷晒在朋友圈里。希望有那么一天,看到蓝天白云的时候,我们只会心一笑,然后,该学习的学习,该工作的工作。这,只不过又是一个好天气而已。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